循环流化床锅炉选型和优化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受热面合理性问题。这是锅炉设计的核心问题,由于热力计算获得的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加强运行数据总结,增加设计经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煤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把握循环流化床锅炉各受热面的传热特性,提高计算结果精确性。
2、床温均匀性问题。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面积加大,炉膛高度增加,易出现炉膛温度分布不均,虽然目前已有等压风箱、风帽分区、高效二次风、多分离器和多点返料等技术的应用,但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床温均匀,防止出现大的温差。
3、防磨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分离器(特别是靶区)和返料器的耐火耐磨层,过渡区、屏、炉膛顶部、炉膛出口、尾部烟道受热面、风帽等要采用防磨工艺,特别是炉内防磨措施最好在制造之初充分考虑,且宜在基建期同步实施。
4、灰渣冷却问题。随着锅炉容量等级的增加,需要应用满足低热值燃料燃用的大出力冷渣器。减少冷渣器布置数量,确保大量炽热灰渣冷却后顺利排放。
5、原煤破碎筛分问题。国内煤炭市场供应条件决定了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粒度分布容易偏离设计范围,特别是对燃煤份额分配、流化均匀性和床温产生影响,合理选择碎煤、筛分、除铁、除木、防堵塞工艺措施对改善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非常关键。
6、辅机选型问题。常见问题包括一次风机压头和风量超过实际需要而二次风机出力不足,灰渣系统、吹灰器无法满足燃用大灰分、低热值劣质燃料的运行需要。炉内脱硫系统出力不足,管路磨损及堵塞,点火启动系统油枪雾化差、启动冒黑烟等。
7、脱硫脱硝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温燃烧、分级燃烧、燃烧中脱硫等技术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NO2和SO2的原始排放的浓度,为脱硝工艺和尾部脱硫工艺的选取提供便利,即便按照超低排放标准进行改造,其改造技术路线也存在多种选择。
8、炉本体及主要部件的膨胀与固定装置设计。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膨胀设计与煤粉锅炉全吊挂设计不同,特别是屏式受热面、旋风分离器、烟风连接管段等处的膨胀、止晃、固定装置均需要认真核算设计。
9、设计煤种与校核煤种的选择。对于已经完成设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而言,其所允许使用的煤质在一定范围,选择过于宽泛或者基本近似的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没有实际意义,应根据未来最有可能使用的煤质慎重选择燃料类型及其对应炉型结构尺寸,确保锅炉设计准确。
10、耐火耐磨材料及其施工工艺保障。循环流化床锅炉大量使用耐火耐磨材料。为防止其脱落、磨损、开裂,耐火耐磨材料的选材、设计、施工、养护等应遵循不同工艺技术要求。
11、紧急事故的安全防护。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惯性较高,必须解决事故状态下高温区域受热面等承压设备的安全防护问题。如快速补水、厂用电瞬间丧失的紧急处置系统、爆燃发生时的运行控制和结构保护,以避免事故扩大。
12、自动化、运行监控与测量准确性。应完善运行监控、测量和自动调节与控制技术,包括测点和一次测量元件的选择、更换、信号取样、防堵防漏等问题。
文章来源于:http://www.lcscysy.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