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优化
摘要: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顶部为光管+鳍片结构,锅炉启动时,由于投油后的热烟气与风室水冷壁温差较大,很大一部分热量被顶部水冷壁吸收,造成锅炉启动时间长,耗油量大,出现床温(38℃时)滞涨现象;增加用油量,会增加点火风道截面热负荷,易烧损点火风道燃烧器及膨胀节;同时,会加剧对除尘器布袋污染,增加脱硫浆液中毒的程度;在出现风帽漏渣的情况下,会加剧风室水冷壁的磨损程度,严重时会发生风室风室水冷壁泄露,通过在水冷风室布风板加装防磨隔热层后,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在节约锅炉启
动耗油方面,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冷风室 光管+鳍片 耗油量大 磨损 防磨隔热 经济效益
一、概况
1.1公司锅炉设备简介
晋能大士河热电有限公司2×35WM低热值煤综合利用电厂,为山西省2015年重点工程,吕梁市集中供热民生工程,锅炉采用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350MW超临界机组CFB锅炉。DC1235/25.4~‖ 1为超临界直流炉、单炉膛、M型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采用高温冷却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全钢架结构、锅炉整体支吊在锅炉钢架上。
1.2锅炉主要参数(额定工况)
过热蒸汽流量 | 1235t/h |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 25.4MPa |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 571℃ |
再热蒸汽流量 | 940.9t/h |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 5.413MPa |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 5.222MPa |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 348℃ |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 569℃ |
给水温度 | 293℃ |
1.3锅炉总体布置
东方型.50MW超临界CFB锅炉炉膛下部采用布风板结构。炉膛最
下部的风室采用后进风的方式;因水冷壁管较细,布风板采用双层布风板的型式,从前墙和后墙均抽出管子形成风室的后墙和前墙;从布风板以上,炉膛下部沿深度向两边外扩,形成等腰梯形的形状;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在后墙上方的集箱汇合。为保证水冷壁有足够的吸热,炉膛靠近前墙布置5片水冷壁墙,水冷壁墙从下部延伸至炉膛顶棚,如下图所示。
炉膛布风板以上的后墙布置有排渣口,布风板至中隔墙下集箱之间的炉膛区域还布置有回料器反料口、二次风口等接口。
二、设备运行情况
我公司两天锅炉,是东锅3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后进风设计的首次投运,点火后锅炉下部前后墙床温偏差较大,后墙床温高于前墙床温达100℃多锅炉启动耗油量较大,且床温升至380℃以后。出现前墙床温滞涨现象,因给煤机为前墙布置,很难达到投煤温度,设计投煤温度550℃.以2017年12月8日0.50分#1炉启动为例,此次启动共用燃油69t。下图为01:41分#1炉启动过程中床温画面:
下图为(3:46分)随机抽取前后墙各一点床温趋势(前墙床温6)与(后墙床温13)当时燃油压力1.16MPa。床温上涨较缓慢,继续增加燃油量,不仅造成点火耗油增加,而且因点火燃烧器截面热负荷升高,造成燃烧器筒壁烧损,点火风道浇注料超温、膨胀节附近钢构烧红等故障,大量长时间投油,增加了锅炉后部空预器、除尘器布袋油污程度,同时会造成脱硫浆液中毒,影响脱硫效率。
下图为(0.4:45分)#1炉启动时燃油系统截图,由图可见当时燃油压力1.39MPa,瞬时用油量达9.47t/h,点火风道出口烟气温度达900-1000℃,参看上图床温趋势,虽然燃油量增加了不少,但床温上升趋势仍然较缓慢。投油前燃油累计值底数为1242t,前墙床温6达34℃0时,燃油累计值为1275t,已用燃油量为33吨。继续升温到正常800℃附近需10小时左右。
三、停运后检查情况
我公司#1机组于2017年12月28日18:00分,一次性通过168小时整体试运行,之后,并为停机,直接投入为吕梁市集中供热工作中,至2018年3月14日,由于水冷风室中部水冷隔墙墙处漏风,至该处一根水冷隔墙管出现泄露,停炉消缺。检查发现,中部水冷隔墙左侧及向炉后延伸段布风板有裂缝,靠近水冷壁墙处两只风帽吹损,水冷风室积灰严重,布风板下水冷壁让管壁出现不均匀性磨损情况,顶部转弯处磨损严重,个别管壁磨损减薄近2mm。
四、故障分析.
41风室前部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安装难度大
该炉型水冷隔墙从炉膛下部延伸至炉膛顶棚,在风室前部形成双层水冷壁,里面是风室水冷壁,外面是前墙水冷壁,水冷隔墙一半管束贯穿风室及前水,使该部位结构较为复杂,水冷壁墙在前墙两侧各有一根垂直钢性梁。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加之在安装过程中,该处的密封焊接工艺、质量不到位,形成了沿炉膛宽度方向,漏焊、咬边、气孔较多,是造成风室中部漏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4.2启动过程温差大致布风板拉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最大热流位于工程温度较低的炉膛下部,并随炉膛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我公司设计为后进风,给煤口为前墙布置,水冷隔墙的布置也位于炉膛前部。床面设计宽深比大,如此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形成前后墙间温差大、沿炉膛宽度左右测温差大,是造成布风板拉裂,风帽吹损形成漏渣。
4.3一次风带灰、漏渣加剧布风板让管磨损
锅炉设计的风室顶部(布风板下部)为膜式结构,并为设计隔热,防护层,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空预器不可避免的携带一少部灰量,加之布风板裂纹、风帽漏灰进入风室,这部分灰、渣在一次风的携带下,在风室内形成湍东动、涡流,对风室顶部膜式水冷布风板不断的冲刷、磨损,所形成的磨损面并非均匀磨损,而是从后部进风窗出口,对风室布风板顶形成不规则“八”字形磨损,特别对风室转向处较突出的让管部位,磨损尤其严重,经过三个月的运行,原管型Φ31.8×6.5减薄量最大值达2mm。
4.4启动耗油量大、床温上升速度缓慢
锅炉启动初期,由于启动锅炉出力影响,除氧器水温加热有限,给水温度一般是在30~70℃之间,锅炉点火投入燃油后,点火风道热风温度逐渐升高至700~900℃,与锅炉给水温度的温差逐渐增大,燃油产生的热量很大一部分被布风板受热面所吸收,当床温升至280~380℃左右时,再增加燃油出力,床温上升速率也很缓慢,床温难以达到投煤温度。冷态启动一次用油量在70吨左右。
五、优化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公司在2018年4月停炉后,对水冷风室顶部做了防磨隔热处理,在风室顶部水冷壁鳍片上焊龟甲网,打耐火胶泥(#2炉用可塑料)30mm厚。
通过 处理,解决了水冷风室管壁磨损问题,同时会有效节约锅炉启动用油量,经济效益可观。其中2017年底锅炉调试期间,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确认锅炉冷态启动的真实用油量,但我们感觉存在启动时间长,用油量大的问题,如2017年12月8日。#1炉冷态启动,之后进入168小时试运行,此次用油69吨。风室结构优化后,于4月26日#1炉冷态启动,用油为50.04吨,床温上升速率明显加快,此次启动节约用油19吨